《历史不会忘记》—— 序
作者:严朝晨
近日,中华出版社社长陈宁先生打来电话,要我为他的电视剧《重庆大营救》(綦江惨案--)一书的出版作序,蒙盛情之下,其心诚惶难安,实乃己才疏学浅,愚拙寡闻,惟恐负了殷殷希冀!
记得俄罗斯大作家高尔基说过:“在大地上做一个人,真是好福气,在这里能看到多少奇妙的东西,而面?? 对这使人酣醉的美景,心儿是多么激动和甜美啊!”陈宁力作《重庆大营救》(綦江惨案)--问世,当值祝贺!
陈宁先生是位多才又睿智的著名作家、剧作家,他不仅是海南省重庆商会会长、龙王投资集团的总裁,司职中华出版社社长,且品、素高尚,被媒体称为红色作家。正如《临江仙·贺陈宁》一词所赞:
曾是草原扛枪客,兼习文武堪嘉,风尘一路闯天涯,幸得营救在,羯鼓又一挝;
自是飞龙难久困,风雷鼓舞腾踏,陶猗天地竞婆娑,江郎才不尽,时见笔生花。
1988年2月,海南建省办大特区之初,陈宁闯海,敢为人先。他批发过嘉陵摩托,开过天外天火锅城、通宵影宫、中山电影院,办过时装厂,搞过房地产,且先后出版了十几部图书,其中《秘密大追杀》、《海南恩仇记》曾拍成电视剧在央视热播。
早在1994年元月,陈宁的纪实小说《天下一冠》出版,海南省文体厅副厅长裘之倬就在《海南日报》上撰文盛赞:“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造就了一批勤劳致富的精明人。在海南大特区,拥有世界名车、花园别墅以及资产亿万的巨富并非鲜见,但像陈宁这般写出大块文章的青年作家,却是凤毛麟角。”
《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总编、大文豪范泉老人有《现代弦高的真实写照》一文,称:“《天下一冠》用铁一般的事实,形象地写尽了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如何在旧中国乌烟瘴气的社会政治环境里寻找生存的一线机缘,在一件件令人目瞪口呆的突发事件磨练中,终于擦亮了眼睛,适应了需要,发展了自己。小说的作者经过多年深入生活,搜集素材,刻苦写作、反复修改,塑造出的主人公形象,独特鲜明、栩栩如生。在作家的笔下,虽然只写了一个人,却诉说了一个旧中国民族资本家共同经历的坎坷命运。《天下一冠》是一部现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创业史。”作品中对主人公冼冠生发迹过程的描述,可谓:“巧折天然一小枝,谱出人间创业诗。”读罢掩卷,大家手笔,令人叹服!
《天下一冠》与其是陈宁借题发挥写自己的创业心得,那么《峨眉猎奇》则是作家登高远望,穷千里目、唱鸿鹄志、描江山美、抒才子情的即景之赋!记得在海南房地产业低迷之际,陈作家眼光独到,瞄准了即将回归祖国的港澳,1994至1999年间,他反复穿梭于港澳及深珠。经过论证,终于将大笔资金投往澳门的房地产与出版业。回归大吉,地价房产翻了几番,作家也大受裨益,堪称一儒商也。时移势易,中华出版社经过十多年的打拼,现已成为在澳门年出版量大、发行量最多,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华人地区,社会影响不可小觑的出版商。
特别值得称道,在澳门回归祖国前夕,澳门近代文学学会隆重出版陈宁专著《澳门纪事》,有澳门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周礼杲先生作序礼赞:“陈宁先生早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在80年代改革大潮中,他‘携笔从商’,远赴海南创业,商海博弈,几经奋斗,成为一名著名的企业家;他眼观‘商海’风云,洞察社会热点、焦点、难点,思索人生,撰写了一些纪实小说和电视剧本。他的作品以纪实为主,紧扣时代脉搏,充分运用悬念的安排和趣味的描写,提高了作品的可读性与感染力。陈宁的作品在两岸四地广为流传,很受读者欢迎!他的《澳门纪事》一书,初在《海口晚报》、《澳门华侨报》连载,后在十多份报章上转载。澳门回归大庆,《澳门纪事》出版发行,这是陈宁对澳门回归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丰厚献礼!”当年,两岸四地,许多人不了解“MACAU”的来龙去脉,对南海之滨、珠江口上这座东方的“蒙地卡罗”充满了好奇心。陈宁则开篇明义:
逾四百年沧桑,一笔糊涂帐,无条无款,靠蛮悍主沉浮,使镜海沦为夷地,皆历朝当政腐败昏庸,国弱民穷,致招国耻;
经整世纪风云,万千奋斗史,可歌可泣,今炎黄舒正气,令濠江回归国抱,乃数代英灵浴血铸就,政清德盛,续写春秋……
果然,《澳门纪事》一上书架即引来抢购潮。央视新闻摄制组来澳采风,通过澳门新闻局的推荐,他们在澳门文化广场买到了这部近40万字、图文并茂的“史料”书,并征得作者同意,从澳门回归倒计时60天起,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前,每天插入五分钟的“澳门纪事特别节目”,因新颖独特、谈古论今、雅俗共赏,而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好评。此故,陈宁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并到中央电视台“人物专访”栏目做嘉宾。从此,儒商陈宁及他的中华出版社名声鹊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新书目》和《中国新书》两大权威杂志,分别聘请“中华出版社”为理事单位和常务理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