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介绍
出版图书
0种商品在购物车内
总计¥: 0
查看购物车/提交订单>>

 





   
   

《百姓表情》

(摄影)


     

邹引知 著      定价:260.00元   

           

序  

  

  在当下的中国摄影圈里,画意摄影十分盛行,没有个性的风光照片大肆泛滥,数以百计的摄影大军盲目地追求着高档摄影器材,远离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去西藏,去新疆,去云南拍元阳梯田、拍东川红土地,拍摄着风格一样的照片……
   当我看到邹引知的《百姓表情》后,我惊奇了,欣慰了,是他坚持摄影30年的人文影像。这才是正宗的摄影,这才是摄影的主流。
   画意摄影的要害是抛弃摄影独特的本质属性去模仿绘画,将照片拍了像国画、像油画、像现代绘画。这样的摄影与绘画相比,拍得再“艺术”,永远也只能是三流、四流的东西。为什么人们的身份证、护照一定要使用照片,而不让画家造像?摄影独特的真实性,记录客观世界的写真功能,是绘画根本无法做到的。摄影术的诞生,迫使画家们远离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从“印象”、“抽象”之中去寻找自我,形成五花八门的现代绘画。当今另外流行着的“观念摄影”,其实大多数属于模仿现代绘画的新画意摄影。他们用照相机导演、组织、摆拍,制造现代绘画效果。1996年、1997年间,我在欧美一些大学的学生作业展中,就见到过大量此类型的照片,今天在中国克隆流行,令人悲哀。
   亨利·卡迪尔·布列松将精神、眼睛、心灵聚在同一瞄准线上,面对飞逝的现实,他在刹那间辨认一个事实,同时以视觉所见形象的精准组合抓拍表现这个事实,产生了大量的杰作,诠释了他的“决定性瞬间”理论。他的作品及他对摄影的看法几乎影响了当代所有摄影家,包括后来另辟新途的摄影家。因为这样的摄影彻底摆脱了绘画的阴影,彻底摒弃了用组织、摆拍的方法来制造画面的画意摄影,名正言顺地以摄影最本质的独立属性进入了艺术殿堂。这样的摄影是永恒的,唯一的,任何艺术都没法代替的,任何人也不可能再度重复拍摄到它。这就是摄影独特的魅力所在。
   旅法艺术家王志平有一段精辟的评述:“这种纪实抓拍而又极其讲究画面美学、形式构成的黑白照片,始终是、绝对是摄影艺术的主流,就像音乐中的钢琴,美术中的油画”。
   当今科技、多媒体的迅猛发展,艺术已进入多元化时代,但任何新艺术如缺乏原创性,还叫什么艺术?当然作为王志平先生所说的主流的摄影艺术,的确是非常艰难的,绝对不可能事先想好“观念”将照片制造出来。
   邹引知爱上摄影后一直在云南电视台工作,摄影是他的业余爱好。丰富多彩的百姓生活让他着迷,这是摄影永恒的拍摄主题。3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不断代替着“旧的”,“旧的”在无声息之中不断消失着。邹引知与这段历史同步,他执着地追求着摄影,默默地为我们留住了许多即将消失的中国社会形态的珍贵影像,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百姓生活的这段真实而感人的历史风貌。这是一位有良知的摄影家最崇高的贡献。

  

 

                         吴 家 林
                         

                       二0一二年春节于昆明

 

 



建议使用Internet Explorer 6.0以上、分辨率1024*768 浏览
Copyright @ 2007 By China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出版社 版权所有 www.publishcn.com [琼ICP备06000862号]